刘永好:“不是说实体经济不行,而是在于你我行不行。”

大佬说
谈到实体经济在转型方面的问题时,刘永好表示,目前实体经济大家都说压力很大,困难很多,主要是由于产品过剩所致。

全国人大代表、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4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谈及实体经济转形时表示,目前国内实业企业转型困难,传统的压成本、扩规模的方法已经失效,不少企业的管理层年龄偏大,转型意识不足,他表示:“不是说实体经济不行,而是在于你我行不行。”

同时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希望集团海外扩张提速,目前海外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一成,而这一数字未来将增长至四成。

▽▽▽

1

实体经济转型还看自身

谈到实体经济在转型方面的问题时,刘永好表示,目前实体经济大家都说压力很大,困难很多,主要是由于产品过剩所致。目前产品的毛利率在降低,一方面用工成本在提高,另一方面环保和安全方面的成长在增加,与此同时,很多产品面临过剩,在价格竞争之下毛利普遍偏低,所以实体经济很多企业压力很大,盈利空间在下降。

刘永好表示,在内部开会讨论时,有这样的说法“不是说实体经济不行,而是在于里我行不行”,他以美的和华为为例:都说实体经济不行,为什么美的和华为依然可以成为行业龙头,发展的很好。

他认为,目前实体经济转型难在整体的转型和提升,国内很多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往往很熟悉压成本、扩规模这些老方式,但在今天成本已经不能无限压,规模扩大也未必好的情况下,就算营销、服务到位,产品没有转型依然难见成效。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年龄偏大,对于新兴的互联网营销、新兴的转型意识不足,所以跟不上节奏。

此前有关中国企业成本和税费负担的讨论曾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一时间关于企业税费过高,税费超过利润等观点众多。在媒体沟通会上,刘永好也坦陈:目前很多实体企业都有感觉,认为国家的税费相对比较高。但前几年这个反应少一些,最近反应多,主要是因为前几年竞争不充分,行业利润空间大,因此税费高一点也没有问题。此外,地方上制订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税费得到减免。但这几年毛利下降,产品过剩,竞争激烈,税费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记者了解到,税费的概念其实是综合概念,包括了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以及企业所缴纳的社保和企业该承担的部分。刘永好表示,他在做过很多调查后发现,目前多数企业的利润还没有税费高,假如国家在转型期,对于转型中的企业降低税费是有帮助的。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做了减免的措施,包括营改增等。

刘永好建议,实体经济要渡过难关,依然也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一方面希望国家在政策上,比如资金、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帮助和支持,帮助这些转型升级的企业,通过技术、服务、营销的提升,以及通过并购等方式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希望可以把一些关键的资源,向这些做大做强的企业倾斜。同时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应该发挥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的信心。在他看来,今天国家投资增速有下降,一方面是转型的压力和困难,而另一方面是此前社会舆论对企业家负面较多,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心中还存有顾虑和担心。

2

新希望国际化加速

1997年,新希望集团在越南开设了第一家饲料厂,此后多年一直在东南亚布局。但从2013年开始,新希望集团的海外扩张快速提速,并瞄准了发达国家的知名企业。

2013年新希望祭坛收购了澳大利亚大型牛肉加工商KPC,并将其养殖规模扩大到50万头;2015年7月集团旗下新希望乳业与Moxey家族、Perich集团及澳大利亚自由食品集团,合资成立澳大利亚鲜奶控股有限公司;同年在美国收购了知名谷物和能源贸易商蓝星公司20%的股份;2016年,则借助旗下的草根知本全资收购了澳洲保健品企业Natural Care。

刘永好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希望集团在海外投资较早,前十几年更多是在海外主要是投资建厂,因为公司在技术、规模和实力上都领先于这些相对不够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在当地建厂可以推动食品和农业项目的发展。近几年在建厂之外,新希望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并购和投资,并且在新加坡、美国、欧洲、澳洲都设立海外总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公司加快了海外投资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点上建立办公室、体系、推动在当地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传统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在发达国家的一系列并购中,新希望集团经常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参与其中,对此刘永好解释称,发展中国家是收购和新建为主,发达国家则是以合资和收购为主。在很多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研发都很强,因此新希望集团更多的参与当地的合作,或者收购兼并,把国外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品牌,通过合资、合作或者渗入的方式参与进去,这样对于新希望集团在当地市场的拓展有利。此外,发达国家的市场比较均衡,直接进入难度较大,而通过并购和跟当地企业的合作会取得好的效果。

3

截至目前,新希望集团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多家企业,2016年,其海外生产产品销售约占总销售额的10%,刘永好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几年或10年的努力,将海外销售额比例提升至40%,通过国际化布局,了解海外市场、竞争对手、国际行业发展的格局,使公司更加有全球化的思维。

刘永好认为,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已经在世界排行前列,拥有一批世界级的制造企业。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和食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中国农业和食品领域,企业规模还都比较小,与市场地位不符。不过目前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正在提升,在新的格局下,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会推升一批优秀企业,未来十年中,中国应该会涌现一批有话语权、影响力、定价权的世界级的农业和食品企业。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日报

– END –

编辑|黄瑜  视图|王政凯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   微信|xiaomishu0001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