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资本王梦秋:别跟我“耍”黑科技,不结合“刚需场景”早玩完!

VC说
互联网状态下,绝大多数所谓技术驱动的产品,实际核心其实是在拼规模而不是技术。

%e5%be%ae%e4%bf%a1%e6%88%aa%e5%9b%be_20161223135701

核心提示:

1.如果对效率的改造不能从量变到质变进行一次飞跃,那互联网其实也没有什么价值。互联网对诸如医疗等行业其实无法产生太大的价值:医疗行业核心问题在于优质医疗资源太少。

2.一个技术要真正(在商业领域)发挥作用,首先需要有一个强烈的刚需场景来驱动它。

3.互联网状态下,绝大多数所谓技术驱动的产品,实际核心其实是在拼规模而不是技术。

4.从来不追风口,只看我们看得懂的方向,我们承认这个世界上有98%的事情是我们看不懂的,把自己能看懂的2%的事做好已经很了不起了。

5.VR不会死,但这一代VR一定死。

变革家,以投资视角为您发现风险和商机!清流资本成立四年了,但这家低调的基金一直没有自己的官网。

这家以投资TMT、消费升级为主题的机构,已经投资了51信用卡、Blued、爱鲜蜂、PP租车、货拉拉等40余个项目,管理两期各一亿美金、一期两亿人民币的基金,近期还募集新设了一支主投文化消费领域的专项基金。

“不需要官网的原因是,本身我们是投得不太多的基金,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清流资本掌门人王梦秋说。

王梦秋此前擅长的是技术——从北大以及UCLA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她在2001年就加入了百度,从工程师一直做到了百度技术副总裁。在百度的最后4年,她管理着几千人的团队。

不过现在,她带领清流资本的团队非常精简,只有7个人。以长期价值投资为目标,清流走的是精品投资谨慎、精细的路线,在市场由热转冷的2015年,他们只投了8个项目,做了大量市场研究、投后服务、人才储备的工作,主要通过微信公号发表观点。

到了今年,清流觉得机会来了。王梦秋说,“我们的投资策略和判断价值的方法并没有改变,所以不太受市场影响。最近反复被追问,‘大佬们都说去休假了,市场是不是太冷,你们基金还在看项目吗?’其实在我看来2013年到2015年市场是比较疯狂的,现在才是正常状态,我们一直在很积极地聊项目。”

清流资本今年已经投了十多个项目。王梦秋现在每天的工作是看项目、见人、读各种各样的公众号文章、发现新需求。如果有时间,她还会“去三里屯坐一坐,看看电影,看看年轻人在干吗,从内到外试图让自己变成一个‘90后’”,王梦秋说。

王梦秋说自己不以性别来区分,从来只以结果来论英雄。她简历简单而光鲜:2002 年加盟百度,任至百度技术副总裁;2013年9月离职百度加入清流资本任董事总经理,代表投资项目包括PP租车,爱鲜蜂,Blued,OFashion,豆果网,51信用卡等。其先生为美丽说创始人徐易容。

”中国进入了一种创新枯竭状态“,”消费升级实际上带来了投资垂直人群的变化“,“因为是技术出身,所以我特别不相信技术”,“这一代VR/AR产品估计会死”,“不结合应用场景的技术对商业一文不值”,等等,在接受专访过程中,王梦秋谈到关于当下创投市场,清晰的逻辑下颇有点爱并叛逆着的感觉。早期项目哪些可以选择,如何做选择,这是她的观点:

2015年,人声鼎沸的中国风投市场赚足了关注度。对于很多大大小小的天使机构,从某种维度上讲算得上是一次利好。看人,思势,投钱。根本停不下来。

“不过我们去年一共投了不到10个项目”,一身休闲打扮的王梦秋对网易创业Club开门见山。“如果大家都像赌概率一样,像撒胡椒面似的投资,那这个事情不一定要我干,世界上那么多人都可以做这件事”因为“感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中国的创业进入了一种创新枯竭状态”。

更具体一点说,并不是资本市场变冷(况且早期天使阶段每个项目投资额度相对较小),主要在于很少有让人眼前一亮并且有长远价值的新模式出现。“比如去年几起大的O2O模式企业并购案,加上很多不靠谱O2O公司倒闭,让大家看到(一个创企如果做)O2O即便做到一个非常大的规模,但是也就这么回事了。所以这类模式,不管从哪个O到哪个O,只要增值不大,就没什么价值。”

如果对创业这件事以结果导向作判断,最终仍旧要回归到商业价值这个核心问题上来。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主要在于效率的提升。王梦秋对效率提升的标准看起来似乎更“苛刻”:如果对效率的改造不能从量变到质变进行一次飞跃,那互联网其实也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她目前认为互联网对诸如医疗等行业其实无法产生太大的价值:医疗行业核心问题在于优质医疗资源太少。

若不结合应用场景,技术再牛也拉倒!

作为原百度产品技术副总裁,王梦秋称自己过去看到的技术问题太多。尤其如果从资本或商业角度看,不能以纯技术视角对技术做价值高低的判断。

首先,一个技术要真正(在商业领域)发挥作用,首先需要有一个强烈的刚需场景来驱动它;

其次,技术积累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可能会使某些刚需场景的需要真正变成现实;

最后,互联网状态下,绝大多数所谓技术驱动的产品,实际核心其实是在拼规模而不是技术。

“即便是搜索引擎,其实我也认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是规模,为什么它会变成一家独大的生意——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一家独大的生意,是因为有了规模之后,你的技术才可能做得更好。去年我没看到什么技术上真的让我觉得是创新的公司—不结合应用场景。”

王梦秋拿以色列创新概念以及国外to B模式和国内环境做对比:“以色列很多创业公司的技术创新往往确实是在某一项技术上拿到真正的专利,或是做得特别极致,他们近来所做的很多项目最后为大公司服务—就是to B的服务场景,有些干脆直接卖给了大公司。在这个事情上,欧美等国家其实愿意为技术付出更多,但中国现在的情况不行。”

为什么?

首先中国的to B服务市场还是相对比较单薄的一块土壤,想靠出卖技术来提供to B服务获得足够高的盈利和做出足够大的规模,这件事情非常困难;

其次,从中国企业环境看,如果大公司实力足够,类似的技术自己就会开发,没有必要去依靠别人;如果是实力不够强的企业,也有很多并不关注这类技术,也不需要。

“拿以前在百度的时候来说,其实百度并不是特别关注一项技术到底有多么精妙,它更强调你的技术到底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王梦秋举了一个例子,是技术行业里经典笑话,还原故事的原型是这样的:

某天联合利华发现装香皂的生产线有个缺陷:经常有盒子里没有装入香皂。相关负责人不得已请了一位自动化博士设计了一个方案来拣空香皂盒。博士拉起十几人的科研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费一大笔线终于成功解决了问题。大洋彼岸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装香皂生产线,老板发现问题后找了一个小工,小工花了90块钱在生产线旁边置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空皂盒就这样轻松解决。

对于商业来说,无论技术如何,有效的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事实上国内有大量中小企业也是这样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技术非常厉害,能解决多少多少问题;但其实另一方并不会为这种‘技术’买单。“

所以王梦秋坦言,虽然去年国内to B模式的项目很热,但是清流一家都没投。”不懂,看不懂。我们从来不追风口,只看我们看得懂的方向,我们承认这个世界上有98%的事情是我们看不懂的,把自己能看懂的2%的事做好已经很了不起了。“清流的投资哲学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选择,创始人是不是有潜力,是否具有一个成功CEO的基本素质;第二,他们做出的产品或所在的行业,是不是有足够的机会。

在这两个考察因素中,清流资本对人的因素尤为看重。王梦秋的逻辑是,一个企业成功与否,CEO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绝大多数创始人因为缺乏创业经验,可能并不一定是最合适的CEO;或者他们要想成为一名成熟的CEO,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每一个Founder都想成为合格的CEO,但是很多人都死在了半路上。而有些人即便公司做得很大,他也未必是一个合格的CEO。”王梦秋说。

这一代VR/AR产品会死

但她并不是指这一领域无法产生符合刚需的技术,只是觉得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激活一个新刚需市场。

在商业领域,很多时候谈技术的价值最初应该拎清的是”刚需场景”概念:刚需场景是什么,在这个需求场景下,有可能根本就不需要技术达到多么精湛,“甚至连做到99%都不需要”

“我觉得这一代VR/AR得死。首先我们非常认可AR会是下一个新的计算平台,但这件事情还没有到时机,因为技术并不够,没有让用户像使用苹果手机那么方便使用这种设备。”

正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并不在于有了移动网络,而因为有了IOS和android的出现,终于让一台手机有了几乎等同于电脑的功能,使它代入日常场景,任何贩夫走卒都可以使用,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带来的大变革带动刚需爆发。而不是像在此之前,虽然有所谓移动设备的概念,但只有相当少专业人士了解使用。(当初的诺基亚可以称智能机吗?Orz)

而当下的VR/AR成熟成度还没有达到当初IOS出现带来的变革程度。王梦秋觉得这个道理也可以讲述得非常简单:“作为一个用户,戴着这么沉重的头盔和眼镜去使用,是一件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即便用于电影或游戏行业,目前增值仍然有限。加上行业在迅速演变过程中,当有成熟技术出现之后,青涩技术的产品会迅速死去。(正如iphone出现之后对于诺基亚的冲击)。

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急什么呢?(毕竟iphone也不是先入为主)

“事实上所有跟硬件相关的行业都不是先进入者先掌握牛X的技术。”(当下诸多互联网巨头和创业公司都在角逐)

此外,VR/AR想成为技术平台,必须有一条生态链,不只是单纯只卖某项技术或某个应用、某个设备,这就需要有足够的硬件设备铺出去。“iPhone如果不是一年卖出数亿台,谁给它开发?安卓如果不是一个开放市场,谁给它开发?”但是目前国内似乎还没有存在这样能力的创业公司。所以王梦秋觉得,对于当下国内VR/AR企业来说,如果能被互联网巨头收购已经算是很好的一个结果。

但她也相信类似AR/VR的技术未来一定会应用于某些刚需场景,即便有可能不是日常场景。

“我们是保守型机构,因为拼不过人家呀”

在过去两年投资大跃进时代仍能不急不躁,清流在2015年只投了10个项目,这是基于怎样的一种考虑?“就是觉得我们拼不过人家呀。”王梦秋笑:“我们没有像很多天使那样几乎扫街一样,说有项目的都来吧。我们没有这个精力,所以还是考虑优中选优。事实上,当时大多估值涨得飞快的创企后来也撑不住了。如果业务发展撑不住估值,怎么办?”

所以清流不”追涨“。”首先我们真的没有那么多融资追涨;其次我们觉得哪怕追涨,最后真正能退出的才是赢家。“对于一级市场的很多投资者,想卖掉的很多时候是不能卖或卖不好的。”所以,就只做自己看得懂的吧。“

据悉,清流一期基金之前所投的项目几乎一半天使轮一半A轮,目前其中大部分已经融到下一轮次。包括爱鲜蜂、PP租车、Blued等。

”大体上,这些项目在每次融资时我都会和创始人讲,不要对市场预期过早,因为哪怕在这一轮有人给你非常棒的估值,有可能你也撑不住,反而不利于下一轮人家的进来。我们并不觉得某某项目融到一笔特别大的资金就很牛,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消费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

每家天使机构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偏好,有的特别在意观势,有的尤其重视看人。打法各不相同。

王梦秋透露,一边,清流资本虽然投的是早期天使轮,但操作起来更接近有选择性地对行业进行深度研究的VC方式,“希望把一个行业看得非常清楚透彻再出手,定点瞄准。这样当遇到某个项目时,你发现那是非常接近你想要的东西,大家就比较容易谈;如果有些项目找到你,你发现这个东西不大懂,那就不要浪费人家创业者的时间了。”

另一边,在创业者资源方面,清流的态度与其他天使一样注重潜在的优质创业者。“我觉得中国优质的创业者还是不缺的,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几年里培养了大批‘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人,怎么把他们往对的方向集合起来,另一个关注重点。”

清流资本在2016年将重点关注什么?王梦秋说几大方面,包括儿童市场(0-12岁)、男性市场、体育、互联网金融等(注意,没有人工智能和VR)

1,垂直人群消费升级

尤其在儿童消费和男性消费方面。为什么?

一是之前围绕女性消费升级所做的产品太多,相对而言,儿童消费和男性消费还有很多领域尚待开掘。

二是(更重要一点)这一代(80、90后)儿童的父母在做消费升级。(注:连傲娇的连90后都到26岁了)他们本身的生活习惯和消费升级观念会影响到他们对孩子的消费。这种消费是倾向更有品质的产品。另外,如果说上一代父母更多面临的是资源和信息缺乏,那么这一代父母则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的环境里,所以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做选择。

所以,王梦秋觉得在儿童服装、儿童医疗(如医疗保险)、儿童读本(以及泛教育产品)、亲子活动等方向有较大的创业机会,“当然奶粉、尿布这种标品就不用做了,已经有不少人在做;儿童海淘方面我认为机会也不大,更多还是会关注一些精神层面的产品。”

2,消费品牌碎片化

相对而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成熟消费品的品牌较单调,比如想到某个领域快消品,消费者注意力往往容易仅集中在对固定几个品牌的关注上,标配产品相对没有太多的区分与个性。不过这种现象也正在被消费升级稀释。在服饰、用具方面,越来越多消费人群开始追求个性或另类,加上互联网使消费品在推广方面极大降低门槛,这就给一些相对小众或边缘品牌带来了更多新生机会。

但是,客观上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单一品牌规模并不够大。所以这个意义实际上可以理解是指“品牌集团”:从切入精准人群入手,带动整个相似定位的品类。

本文源自价值中国。变革家采用本文仅为信息提示之目的,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优质项目推荐、创业项目拆解、核心风险提示、身边商机发掘,变革家让您捕捉更多商机、规避更多风险。更多信息请扫码联系我们。

21

文章关键词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