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控股徐井宏:今天的独角兽,两年后一半以上将不复存在!

视点
现在漫天都是投资人,我相信这些投资机构也许在两年以后有一些我们都看不见了。中国人喜欢赶时髦做噱头,比如现在很多媒体捧出一大批独角兽,我可以做个断言,今天捧出来的这些两年以后可能一半以上将不复存在。

%e5%be%90%e4%ba%95%e5%ae%8f

变革家,让天下没有难懂的生意!从9月开始,变革家在参与筹备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峰会和投研社的过程中,陆续走访了几十位国内一线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从行业前景,投资偏好到个人兴趣,各位大佬畅所欲言,对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未来和变革家投研社的发展,都提出了非常真知灼见的观点和意见。从今天开始,我们会将之前与大佬对话交流的精品内容陆续呈现出来,从行业趋势到具体项目判断,内容丰富精炼有营养,以期对变革家会员有所裨益。

【投资人名片】徐井宏,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APEC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工商理事会理事、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理事长、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亚杰商会会长。1980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1999年起任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执行主任,2000年任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任总裁。2002年至2003年任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3年至2013年任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产业总资产由2011年底580亿元发展到2015年底2100亿元。

清华大学东门外,坐落着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这里也是高新技术企业、知名互联网公司、创新创业企业最密集的园区。站在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26层的落地窗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乃至中关村核心区域尽收眼底。

相比企业家,徐井宏更像是个学者,他身上有着典型的“学者风范”,这或许与他30多年的清华经历不无关系。徐井宏1980年就读清华大学,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曾历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行政事务处处长、副总务长、校长助理等职务。1999年,他着手筹建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启迪控股前身),先后任启迪控股总裁、紫光股份董事长等职务。2012年5月,徐井宏担任清华控股董事长,截至今年6月底,清华控股总资产已从他接手时的580多亿发展到接近3000亿人民币。

如今的清华控股,已经搭建了自己的全链条基金链,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10余家,在资本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徐井宏从来没把自己当作一个投资家,他认为自己更多的是在推进着产融互动,他为清华控股金融投资群组确定的原则是“实业为本,金融为用”。

他也不认同实体经济不行的观点,徐井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任何一个行业其实都可以做出伟大的企业,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失败很多企业,所以没有好的行业,只有好的企业,没有差的行业,只有差的企业”。同时他也表示,现在捧出来的很多独角兽可能两年以后一半以上将不复存在。

在他看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踏踏实实把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做好,就一定能创造出价值。所以他认为不论是创业者还是基金,关键就在于是以做自身擅长创造真正的价值,还是仅仅造了一个故事。对于眼下热议的资本寒冬,徐井宏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春夏秋冬的更迭,他相信中国投资界未来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冷静。

对于目前一些基金和项目募资难的问题,他说:“重要的还是你的专业能力,你的项目和基金是不是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一些非专业、盲目进入投资领域当然募资就应该困难,因为大家看不到未来。”同时他也建议,如果你不是很有经验的话,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和优秀的投资机构合作,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此外,徐井宏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创新创业、实体经济等问题,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采访对话内容 (部分内容有删减)

Q1:您如何看待投资与创新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徐井宏: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正在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能不能让中国真正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是未来十年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转型成功,我相信中国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

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民族,我们由于各种原因,在工业社会时代失去了很多机会。进入信息社会,我们在互联网应用以及某些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在原创、核心以及关键技术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但是我欣喜的看到这几年,我们一部分企业已经越来越向前跨进,和世界最优秀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我相信在未来十年,中国很多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各界人士都会进一步用他们的创造来证明中国是有前景的。

Q2:有观点认为,现在实业面临很大困难,您如何看?

徐井宏:我个人并不这样看。我觉得只要是好的实业,就像好的投资一样,只要你有本事一定会有新的更好的发展。人类社会无论如何变化,对实际物品的需求永远是天然存在的,最重要的是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现在一些实业困难是因为产品过剩或者产品落后,这我觉得跟企业的预测有关系,如果产品都已经很过剩你还要进入,那当然要面临一些危机。还有一些是因为产品本身已经不再适应新的要求,个性化、品质不能达到新的市场需求。我们看到一边是中国很多产品面临销售危机,一边看到大批国人到日本、欧洲大量采购。所以真正做实业首先是把你的产品、服务做到最好、最符合市场需求,就一定有美好的前景,所以我从来不赞成说我们实业就难了。

现在漫天都是投资人,我相信这些投资机构也许在两年以后有一些我们都看不见了。中国人喜欢赶时髦做噱头,比如现在很多媒体捧出一大批独角兽,我可以做个断言,今天捧出来的这些两年以后可能一半以上将不复存在。所以我希望中国人无论是做投资还是做实业都能更扎实一些,把质量、品质做的更高一些,能够真正用自己的服务和产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我相信只要你带着这样一种使命,这样一种不懈的追求,你的企业就一定能够有美好的前景。

Q3:有人说眼下是资本寒冬,您认可吗?

徐井宏:从去年下半年起,很多人都说到了投资的寒冬,其实我也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任何事物都有它春夏秋冬的更迭。近两年新涌现出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已经超过过去几十年的总和,我总体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近几年中国在投资业的蓬勃发展和我们双创的推动是分不开的,但是新涌入的大量投资公司的专业度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如果大家把它当作一个热潮,无疑带来了市场的一些浮躁。中国投资业越来越兴旺本来是件好事,我也相信整个投资界在未来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冷静,从而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和创业作出更大贡献、更好的推动。

在任何一个时期,对于真正专业的企业家和投资家都是机会,但对于盲目浮躁的投资者和企业人应该也都是灾难。所以我觉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我一直在呼吁中国人不要跟风,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更加智慧起来。我相信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如果我们能真正冷静、专业、踏踏实实对待未来发展,不怀投机心态地去投资、创业,我相信我们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Q4:这两年投资很热,很多传统行业人士也纷纷开始转型做投资人,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徐井宏:所有的成功都是个性的,所有的失败都是有共性可循的。所以你投资准确也好,把产业做的卓越也好,其实没有太多大家可以复制的东西。反过来讲,怎么能够让你不失败,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如果你不是很有经验的话,你说我要转型我要拿资金来转为一些资本投入,那自己一边进行学习,一边和优秀的投资机构合作,可能不失为一个方法。如果是非常不专业,只是觉得投资是热门,就贸然进入,我相信失败率会很高。

Q5:有人说现在募资越来越难了,您怎么看?

徐井宏:其实没有的,我们很多好的基金大家依然是趋之若鹜,好的项目资金来源不仅不困难,而且是大家蜂拥。所以重要的还是你的专业能力,你做的项目和基金是不是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对一些非专业的、盲目进入(投资)领域当然募资就应该困难,因为它不专业,大家看不到未来。所以我觉得过去也不是募资就那么容易,现在也没有那么难,这可能是大家感觉的一个现象,对于真正的业内人士我们没有这个感觉,每一个人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家可以告诉另外一个人,你投到这里就会是赢的,你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其实都要经过千百次的磨练。

Q6::在您看来,未来哪些行业最有可能诞生BAT这样的新型巨无霸企业?

徐井宏:任何一个行业其实都可以做出伟大的企业,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失败很多企业,所以没有好的行业,只有好的企业,没有差的行业,只有差的企业。

我一直倡导每一个人,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首先要做你自己擅长的事。每一个人只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不是随波逐流;如果我们擅长的事还不够,那你可以干第二件事,实践你有一点点擅长的事;如果觉得这个还不够还要看未来,那培养你有可能擅长的事。总之我用了一个词就是擅长,是你自己擅长,擅长才会有优势。而不是去追什么样的风口,什么样的浪潮,什么样的时髦。当大家都去追捧的时候,你再进去,那个东西就已经走向没落了。所以每一个人如果踏踏实实的,真正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一定能创造出好的价值。所以我看创业者也好,投资人也好,我就看他是不是真正擅长,还是造了一个故事。我们现在已经看到,那些只会造故事的创业者已经越来越不受投资人欢迎,专业投资人更多看你能够真正做出什么。

 

Q7:您2016年的小目标是什么?

徐井宏:目标没有大小,从清华产业来讲,我们就要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把我们的事业逐步的推向前进。6月26日,在天津达沃斯夏季峰会上,我们向社会宣布我们启动两项计划。

一项叫基石计划,是针对重技术领域,在未来五年我们要加大投入,这个计划是在未来五年清华产业内部,投入的研发经费不少于500亿元,同时我们要建立一个100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希望能推动不少于50项重大关键的原创科技成果能够实现产业化,当然我们给自己一个压力,希望其中不少于5项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第二项叫星聚计划,就是面向创业的。我们希望把我们现在已经形成的孵化功能进一步整合,同时希望这个计划中,我们能和不少于100家的社会机构,进行更紧密的合作,从而推动在百城千间孵化器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这个计划我们也有个小小的目标,就是希望在五年内,我们培养和链接的创业企业不少于500家成为我们定义的“炬星企业”,每个炬星企业的价值不低于1亿元。

我们也正在启动清华产业新的五年规划,从而将我们生态化、社群化、全球化三大战略进一步变为现实。

本文采访茜萍,由西龙、馨蕊编辑整理。了解更多决策参考信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变革家小秘书(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或直接点击会员链接:http://lxi.me/-yq34;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变革家”;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变革家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变革家公众号丨变革家网(biangejiawang)

转载请联系丨huangyu@biangejia.com

wechatimg1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