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IP吞噬影视行业分七步走

专家说

biangejia.huaqiangu

@变革家(Reformer),专注创业项目拆解,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平台方、领投人、项目方各有动机,经常让天使投资跟投人和股权众筹投资者成为“接盘侠”。@变革家努力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做出独立判断,让您更全面考虑问题和尽可能的规避风险!由于政策风险,8月15日后“决策初步建议”含“推荐买入、不推荐买入”等敏感信息将仅面向会员开放,会员年费仅需1元,您懂的!点击注册:https://jinshuju.net/f/SUptzA

先转一个有点低俗的网络段子:两个经济学博士互相打赌,你要能吃翔,给你100万。吃了后各自后悔,于是吃的人又说你要能吃,我也给100万。最后两个博士都吃了翔,却分文未得。两博士苦丧着脸告诉自己的教授,教授满脸惊讶:天啊,你们竟创造了200万GDP!

这个段子的逻辑在现实中却并非孤陋寡闻。除了《琅琊榜》等寥寥几部作品之外,大部分IP剧和IP电影都是以“毁原著”和“粗制滥造”的口碑留给观众、读者、评者。但是,IP热依然甚嚣尘上并开始压倒原创项目,IP价格依然步步涨向天价,据说明年有上百个IP影视项目上马。

一些常识,几乎大家都有。都是大IP,《寻龙诀》与《九层妖塔》票房的差距来源于制作。可事实上,如果把题材、故事、表演、制作、宣传都做得很好,就算不是大IP的《捉妖记》,难道不一样能直扑20亿票房?同是宫斗题材、大卡司阵容、高话题、一线卫视跨年,原创剧《武媚娘传奇》收视率就会低了《芈月传》?

很显然,整个行业日渐惟“IP论”,已经脱离了“IP是网文原创,原创剧本是戏剧IP”、“编剧与作者之争”的文本范畴。这背后的实质是行业游戏规则的改编和市场格局正在洗牌。

一、所谓四大名著和当代名家是IP,根本说不通;各种IP项目PPT里的数据点击量、销售数几乎都是不能信的

IP字面上解释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因此,所谓四大名著和名人大腕均是IP,从广义上说不通,著作权保护也只在作者死后五十年。如果从狭义理解,问问布道者和视频门户网络,可能会被明确告知是有“网文基础”或“网络基因”,因此,狭义上多指网络文学。

IP对于影视项目的价值,在于故事基础和经过一定市场检验的人气。IP不能直接当剧本用,那么获得一个只到分集梗概和人物定位的剧本,你能给优秀者多少?故事价值的估值很容易。人气当然有价值,他们是否值得动辄百万、贵则千万的天价,就像有多少读者能直接转化为观众一样,也需要推敲。

各种IP项目PPT里的数据点击量、销售数几乎都是不能信的。比较准确的评估方式是对比电商京东、当当的评论数。京东、当当是利益不相关的第三方,且购书后才能评论,造假成本高而难,也一定程度说明了付费意愿。可以看到,大部分所谓过亿点击量、过百万销量、读者过千万的大IP,图书评论数一般不过千。能达到数万者,已经是《三体》、《盗墓笔记》这种各自题材的里程碑大IP了。因此,要说目前IP市场价格严重泡沫化,并不夸张。

biangejia

注:第三方电商京东、当当购书后才能评论,利益无关,造假成本高,评论数相对能代表真实人气

二、网文IP内容:源于生活,低于生活。“男种马女玛丽苏”是网络小说的主流,迎合人性中较阴暗的一面

就目前这些特指网络小说的IP来说,虽偶有例外,但不管题材类型如何多变,基本万变不离其宗。男性作者写的是“吊丝逆袭登上人生巅峰”。逆袭的过程不励志也不奋斗,总是天赋易于常人(获得是途径不同,然后有修仙、武侠、历史、穿越、重生的题材区别),逐渐走向改变世界改变时代。这改变时代的成功理念也并不正能量,无非是迎娶女神(是否种马的区别,在于娶一个还是白富美小家碧玉通通收),打遍天下无敌手(财富、武功、仙术、军事、智慧总得有一种傲视天下)。即使是盗墓题材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盗墓也依然是典型的不劳而获发家致富的捷径,依然是迎合国人“走捷径成功”和“鬼怪猎奇”的文化心理。

女性作者写网络小说,则是“灰姑娘嫁男神”,。只不过斗争放在了“撕逼”和男女情上。可以穿越,可以后宫,可以都市,可以人仙之恋,女主也可以不傻白甜,可以最后也修得无双的武功和智慧,但归根结底依然是霸道总裁玛丽苏。不过是把“得到天下美女垂青”改成了“得尽天下男神宠爱”。各款暖男、高富帅、霸道总裁女主不能都嫁吧?那也得她不要了才能娶别人,且娶了别人还“心系我身”。

“男种马女玛丽苏”是网络小说的主流,好坏区别在于逻辑和文笔。这种快餐文化当然有市场,迎合的正是人欲人性中较阴暗的一面。因此,可以断定为网络小说IP基本上是“源于生活,低于生活”。多元化的影视产品结构中当然可以存在这样的文化产品,只是,这样缺乏营养价值的“网络IP”现在正要压倒一切成为影视市场主流。

三、大IP的话语权不在作者手里,已基本被网络文学平台垄断

传统作家、编剧愿意,当然也可以去写网络小说,门槛没有限制。但是,包括网络小说作者在内,除非早年论坛成名的那批作者。否则,在大IP盛行的今天,再想成为网络大神写手,并由此获得所谓的点击量和收入,就要去主要的网络文学平台,并考虑签约来得到资源的推荐和包装。当然,好处是提供了收入保障,平台有产业开发的优势。但对整个产业链来说,实际上大IP的话语权不在作者手里,已基本被网络文学平台垄断,漏网之鱼越来越少。即使是传统出版产生的作家包括余华、苏童,在张艺谋迷上“商业大片”后,近年来也不在市场热点大IP之列。

ip1创世中文网的签约说明

网文作者集中在主要网络文学网站。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则已经被“BAT”一统江湖。早期网络文学网站的收入主要依靠付费阅读,广告收入和版权销售占比不高,举步维艰。“BAT”收编并纳入其产业链之后,运营思路才发生根本变化,开始四处布道“IP”。IP热起来之后当然不只是好卖和卖天价,实际上,随着完成对整个文化娱乐业的布局,他们对大IP版权运作,也日渐由销售转向自主孵化开发再到主导所有产业开发。

ip3资料来源:DataEye数据中心

四、以大IP来贯通产业的上、中、下游,通过空转的“GDP”获利

互联网巨头们的文化娱乐业布局,基本形成了内容源头(网络文学)+制作(影视娱乐公司)+宣传(微信微博)+播出销售平台(视频门户和猫眼等网络售票平台)+衍生开发(游戏、电商等)的完整产业链。他们一统了网络文学江湖,也主导了视频门户3强优土(阿里)、爱奇艺(百度)、腾讯视频(百度)。在这个工业化链条里,“大IP”正是他们以资本挟持“三体们”以令行业的工具。他们以大IP来贯通产业的上、中、下游,也依靠产业链来掌握行业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自然,在这一游戏规则下,他们就成了总能得到“GDP”的人。无论IP抬到何等天价,无论IP改编剧是“粗制滥造圈钱”还是制造了“经典”,无论是自己全版权开发还是只参与某个环节,无论是IP热到“无IP不能活”、吹成与其价值严重不符合的天价,对于BAT来说,不过是产业开发成功、卖出天价、从左口袋流入右口袋的区别,整体上没有任何损失,却在资本市场上完成了增值。

五、正常情况下看故事好坏,原创还是IP不是关键。现在惟“IP”作为前端才有“生路”,且多粗制滥造,编剧们并非杞人忧天

阿里影业副总裁徐远翔的“指一条生路说”,曾几乎让编剧圈炸了锅。编剧们反驳找贴吧吧主、小说作者的做法是“养蛊”,宋方金老师还以自己的行情来举例反击,没有动编剧的奶酪。实际上,徐远翔说的正是他们的大实话,正如其微博的补充说明:IP成为前端,编剧成为后端。也就是接受他们的游戏规则,纳入他们主导的产业链成为技术工人。

编剧的奶酪被动了,这句话既对也不对。不对的地方,是因为编剧不会没有“写剧本的活”,IP终归不能拿去直接拍摄,还是需要编剧。对的地方,是因为编剧们赖以生产的行业生态“动”了。没有资本进入,行业难以发展。可资本逐利而流动,不在意GDP是否污染环境产生。若不加约束,这个行业不行了,他们可以去新的热门行业。可对于编剧以及许多从业者来说,他们是有敬畏心的,是打算在这行当吃一辈子饭。

正常情况下影视项目对故事的判断,是看可以拍摄实现的故事好坏,至于是编剧原创还是IP改编不是关键。现在变成了惟“IP”作为前端才有“生路”,且以现在大部分IP改编剧多是粗制滥造“话题剧”的现状,编剧们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实际上,该担忧的不应只是他们。

六、为BAT打工:沦为产业链一环的传统影视公司和电视媒体

博纳老总于冬说,我们未来都要为“BAT打工”,这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BAT挥舞着IP大棒,推行新的市场规则,通过视频门户等网络播出平台提出网文IP项目的要求时;通过“网台联动、网络主导”(不管播出是“先网后台”还是“网台同步”)反向发行到卫视时,整个行业生态都正在改变。

加剧这一进程的首先是政策。传统的电视剧发行是先看卫视频道,再看网络频道,最后看地面频道。但是,“一剧4星”变“一剧2星”之后,这限制了省级卫视,网络平台却不受限。因此,对于大剧,网络总出价很快压过一线卫视,非一线卫视则直接沦为了一线卫视或视频门户的跟播平台,包括安徽卫视、央视电视剧频道都接受了先网后台。

目前,只有湖南卫视还要求自家综艺节目和“青春进行时”周播剧场进行“双平台独播”,支撑“芒果TV”独自对抗。浙江卫视或有这样的价格力。其他卫视从广告收入来说,都可能很快弱于一线视频门户。我们可以看到东方卫视今年重开周播剧场,开篇的《他来了请闭眼》是“网台同步”、且是搜狐视频订制发行的“网络主导”。江苏卫视目前惟一公布的周播剧目《九州天空城》也同样如此。

ip2

其次,黄金时段“一晚3集”变“一晚2集”,行政命令也直接让省级卫视的电视剧市场盘子接近下降三分之一。无论市场规模还是价格竞争力,网络市场都变得日渐重要,并很快是“更为重要”。

另外,审查尺度上网剧总是宽松于卫视播出剧。在省级卫视的黄金时段,不只是穿越、悬疑涉案等题材受限,甚至只是古装剧都有15%比例限额令。这些时段、题材、频道、集数的不平等竞争,又帮助了视频门户在观众层面的快速崛起。

当市场需求反过来要求制作生产的时候,自然,越来越多的传统影视公司不得不听其号令,为其“打工”,重视“IP”。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也不得不成为BAT产业链中的一环。最终,市场规则和行业生态也会完成转变,变成BAT倡导的他们拥有垄断权的“IP”为源头的游戏规则。

七、这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对于加入天价购“IP”的影视公司来说,依然存在一个巨大的自相矛盾。能否获得高收视率、高口碑,传统的剧本、演员、制作依然是决定性因素。这些能做好,不是IP的《北平无战事》口碑未必差于《伪装者》,原创的《武媚娘传奇》收视率也不低于《芈月传》。同是大IP,电视剧《华胥引》《花千骨》IP人气相当、同一个公司生产,播出卫视平台和各种影响、经济收益也完全不同。

如果这些做不好,要么忽悠电视台接盘,要么烂在手里。那么,IP的“天价”意义和价值何在?例如《三体》是科幻文学里程碑,据说第一季30来集电视剧,就凭着这个IP,完稿剧本和制作样片皆无,制作方就直接向湖南卫视、东方卫视要求1个亿利润。500万单集算市场顶级卫视+网络总价吧?拿走利润,男1女1用一线卡司再去掉三四千万,剩下其余导演、编剧、演员等主创以及后期特效、服化搭景就只有1千万预算了。能出来什么效果可想而知,自然也就迟迟未开机。

有论者说,美国的电影和周播剧也重视IP,例如《冰与火之歌》就是来源于著名奇幻小说。但是,重视到什么程度、是否到了空前泡沫化接近“无IP不行”是有区别的。美国周播剧的工业化是要创作人先写项目案和样集剧本,被平台通过后,再组建团队拍1集试播集,试播集播出并得到广告商和观众认可才下1季订单。剧本也才会由自由创作变为按照试播集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是IP改编还是原创并不关键,更不会把大IP当作评估是否有观众基础、是否有市场的重要因素。

就目前来看,IP热还只是抬高了投资成本,多了新的“投机”方式,加速了行业洗牌,但不过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并没有对影视行业带来质的提升。(文/石头 来自影艺独舌

怎样获得变革家“让人尖叫”的项目投资建议?

(1)扫描并关注变革家公众号:biangejia 。

(2)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项目名称(空格)变革家”,“项目名称(空格)变革家”,“项目名称(空格)变革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成为变革家会员。您可以查看“推荐买入、不推荐买入”等敏感信息。年费仅1元!注册通道:https://jinshuju.net/f/SUptzAbiangejiagongzhonghao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