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平台决策参考】在行:以O2O+C2C的模式切入非标准化教育

教育

zaihang1

@变革家(Reformer),专注创业项目拆解,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平台方、领投方、项目方各有动机,经常让股权投资者成为“接盘侠”。@变革家 让您更全面考虑问题和尽可能的规避风险!2016年2月1日起,变革家启动“项目分析众包”,和更多专业人士一起为您提供更多元更专业项目投资视角,让您“不纠结”的决策!优质服务需要您的鼎力支持!包养请点击链接:https://jinshuju.net/f/SUptzA

经多位 @变革家会员 的要求,为了便于大家对于各类孵化器、孵化平台、创业空间等形式的创业孵化平台进行决策,变革家摘选了@陈荔闽 对 “在行“的相关报道。仅供各位会员和众筹投资者们投资决策时作为参考。

3月13日,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在它的微博上宣布果壳又做了一款新产品叫做 “在行”。通过 “在行”,可以约见不同领域的行家,与他们进行一对一见面约谈。这是果壳在商业化道路上的又一次尝试,之前他们推出小蛋空气净化器,备孕 App “研究生”,两性交流 App “知性”、一个美容的 App,另外还有引发很大争议的 “十五言”。

其实,“在行 “的背后逻辑并非创新,向前辈询问,获取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少走弯路,是一种大众已经熟知的 “泛知识” 获取方式。不过,这样的模式对于互联网创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攻克点。因为这种一对一,基于经验的知识传递并不是一种标准化的产品,而这恰恰是互联网所 “头疼” 的地方。

姬十三在微博中也提到,“在行 “的想法来源于他们做 MOOC 学院时所得到的反馈,因为除了学习之外,学习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答,例如为什么要学,学了以后还会有哪些出路,我是不是适合出国留学等等。这些的问题是基于每个人,答案也是个性化,显然课程在这里也是行不通。对于非标准化产品的思考,姬十三说是 O2O 模式让他获得新的出路。

zaihang

其实,我个人认为解决非标准化产品的重点不在于 O2O,而在于 C2C。用户的需求是分散的,那么就无需去要求老师对所提供的内容标准化,而是放手,让 “内容” 变得更加灵活性,从而提高匹配度。在行的模式是 “一对一的线下面谈”,线下面谈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一对一的形式。在行里的行家和用户见面之前,行家会收到一些问题,用来更好地准备见面。

虽然内容是非标准化的,那么服务流程就必须标准化,从在行所提供的 “行家帮助手册” 中,行家的资质、审核,以及成为行家的行为规范,都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甚至由谁买单咖啡的问题,都做了规定。而流程的标准则可以帮助控制对每一次的咨询服务做品控。

总体来说,这是一款和果壳气质很近的产品。在过去十年期间,果壳在科普领域的努力,使得他们在平台上积累了一批优秀的知识人才,而伴随着果壳成长起来的少年如今大多在各行各业上做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在行” 上的种子行家用户质量很高,同时早期的产品形态切中了最先一批可能用户的痛点,例如创业、职业、技术等等问题,并依据此聚拢了在行业上的大牛,例如毕然(百度高级研究员、资深数据分析师)、孙志超(创新工场 VC)以及陈福云(新浪微博运营总监)等。

目前,”在行”上行家的定价由行家自定,价格从 200-500/ 小时不等,除此之外,在行还与北京 16 家雕刻时光咖啡馆和 3 家单项空间合作,为约见的双反方提供预约留座。除了在行之外,以经验为切入点的轻教育产品还有 “榜样(名校学子为师弟师妹答疑解惑)、”八点后”(针对职场菜鸟和小白的职业前辈咨询)。另外还有从巴菲特午餐角度切入的 C2C 咨询 “时间拍卖”。(文/陈荔闽 来自36kr

关于“孵化平台”的更多路演实录、投资建议和模式分析等重要决策参考信息请点击这里:http://biangejia.com/archives/tag/%E5%AD%B5%E5%8C%96%E5%B9%B3%E5%8F%B0

怎样获得“让人尖叫”的众筹项目投资建议?

(1)扫描并关注变革家公众号:biangejia 。

(2)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项目名称(空格)变革家”。

(3)加入会员/VIP,包养变革家。多位专家多个角度真诚直言,让您决策“不纠结”!点击获取:https://jinshuju.net/f/SUptzA

biangejialogo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