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败局:又两家走向死亡的独角兽!

专家说

biangejia.dropbox

@变革家(Reformer),专注创业项目拆解,帮股权投资者把好第一关!平台方、领投人、项目方各有动机,经常让天使投资跟投人和股权众筹投资者成为“接盘侠”。@变革家努力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做出独立判断,让您更全面考虑问题和尽可能的规避风险。为了规避越来越严峻的股权众筹监管风险,变革家对于“决策建议”涉及“推荐买入、不推荐买入、谨慎买入”部分会逐步采取会员制,年费仅1元,您懂得!点击链接进入注册通道https://jinshuju.net/f/SUptzA

本文是作者@宋一松在知乎上回答 “有哪些估值超过 10 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正在衰落?” 的问题所写的答案,授权予36氪媒体发布。本文介绍了两家独角兽企业:Dropbox、 Square,本文阐述的观点围绕在产品及盈利模式方面,希望创业投资者从中吸取经验。

先说 Dropbox

或许国内的人或者圈外的人还没注意到,但毫无疑问现在的 Dropbox 正处在困境之中。对创业公司来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困境中止步不前很容易演变成衰落。

表面上,Dropbox 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其中互有联系:

1. 通过企业付费版的盈利路线发展并不顺利

2012年 末的时候,Dropbox 的一位产品总监曾向我介绍说,他们希望通过让足够多的企业使用他们的付费产品,来养活个人免费版,并最终让免费版的容量无上限。三年之后看,这条路走的并不顺利。

就我工作过的 Facebook 和 Uber 为例,两个公司都支持使用 Dropbox 企业版来做文件共享同步,但使用频率都不高。Facebook 内部更爱用 Quip,Uber 更爱用 Google Doc。如果哪天公司停止使用 Dropbox,恐怕也没什么人会站出来反对。

究其原因,是文件共享同步并非企业真正的痛点。真正的痛点在于如何便捷的分享,浏览和共同修改文档。Quip 和 Google Doc 对此的无缝支持甩 Dropbox 基于文件夹的操作几条街。

2. 普通用户的使用情景单一,付费意愿不高

我猜很多人都用 Dropbox 帐号,也都会在里面放上一些文件。这是为什么 Dropbox 可以迅速成为独角兽的原因。然而,你会多久再上传一个新文件呢?又多久会在一台电脑上同步另一台电脑上的文件呢?

对大多数人来说,Dropbox 更像是那种上传一次文件就忘了,过半年才会打开第二次的应用。如此低频的使用场景,你又如何指望用户会为此付费呢?

其实 Dropbox 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重金买下了 Mailbox 等一系列应用,试图打造围绕 Dropbox 的生态系统。回过头看,这条路线也并没有逆转局面。产品上先天性的天花板很难靠买买买来解决。

3. 被巨头拉入价格竞争

在美国,Google Drive 和 Apple 的 iCloud 都比 Dropbox 便宜。没什么可说的。

4. 高估值阻碍了公司的进一步成长

这件事可能听起来有些反直觉,需要好好解释下。

Dropbox 已经估值 100 亿美元了。可作为 Dropbox 在企业端产品的竞争对手,Box 上市后的市值只有 15 亿美元。而 Dropbox 在个人端又没太多收入。这使得 Dropbox 的高估值反而成为了它的障碍,它需要向投资人和市场说明它为什么值这么多钱。既很难融到下一笔钱,也很难以现在的估值上市。

这种影响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而是全方面的。如果公司近期上市希望渺茫,自然就很难有好的人才加入,现有的也会跳槽。现在在硅谷,Dropbox 已经很难说是一线的创业公司了。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原因是:Dropbox 基于文件储存同步的产品逻辑已经过时。

Dropbox 出生于 Windows 最后的辉煌年代。那个时候,大家还都习惯于在本地编辑储存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别人。Dropbox 魔法般的解决了大家的痛点,并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不过后来,我们有了社交网站,我们还有了 iPhone。社交网站和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云服务,再没有文件的概念。你的照片在 Facebook,Instagram 和微信上,上传等同于储存 + 分享 + 互动,现在又有了 Google Photo 帮你做黑科技般的优化处理。公司要文档协作就用 Quip 和 Google Doc。文件储存是这些应用和服务的一部分,而不是平等独立的存在。

乔布斯说 Dropbox 的文件储存系统是一个功能,而不能算是一个产品。在移动互联网的语境下,这在逐渐变为现实。

再来说说 Square

Square 的问题很简单,利润率实在太低。Square 经手一笔 100 美元的划款,要付给 Visa 和 Mastercard 等信用卡公司 1.82 美元,自己只能留 0.92 美元。更别提和星巴克这类大商户的合作 Square 本身完全不挣钱。

这意味着两件事:

1、本想靠移动微支付来颠覆传统支付行业的 Square,给传统行业上的贡还比自己挣的钱还多

2、为了给这些硅谷的高薪工程师们付工资,Square 需要非常非常巨大的金额流量才行。可无论买方和卖方,都没有足够强的动机来使用 Square。

这不能说是很坏的生意,但要支撑起 60 亿美元的估值,还是勉强了些。

最后说说我个人的几点感受:

  • 即使对倍受瞩目的独角兽来说,想成为下一个 Facebook 那样的故事也还是很难的
  • 产品和商业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其天花板。再怎么吹捧概念,故事,和创始人背景,都无法改变这件事
  • 想知道哪个创业公司要完,看中国人在硅谷的跳槽趋势就行。这种事情,国人还是很敏锐的。

鸣谢

近期,变革家网站频频受到不明原因攻击,给各位读者带来了许多不便,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同时,也非常感谢爱着和恨着变革家的亲们,你们的“在意”让变革家变得更加强大!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随手支持变革家!扫描如下二维码关注变革家公众号,以便能更顺畅地获取我们独家的项目拆解报告。1元会员注册点击链接:https://jinshuju.net/f/SUptzA

biangejiagongzhonghao

参与讨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